第十四章(2 / 4)

母给自己买个糖人,右边的情人说着过分暧//昧的话,而后宁清歌的声音才从远处飘来,一字字落下。

“望舒……”字句从齿缝中挤出,拖长的尾调微颤,片刻就被刻意隐藏。

盛拾月试图拉远距离,可却被人群挤得越发靠近对方。

她只能浑浑噩噩找出一个话题,以证明自己无比冷静,不曾被宁清歌打乱心绪,她问:“为什么?”

“为什么是望舒?”

梁人取字,大多是寻与名相近意思的字词,又或者表达志愿、喜好,这望舒与清歌半点不沾边,更无特殊含义,便显得奇怪。

她们还在往前走,若从旁人角度看,只觉是一对极相配的壁人。

稍高那位略微青涩,一袭绯衣不掩艳丽,黄金麒麟项圈、发尾系金铃,眉眼娇纵又带着几分少年气,耳垂红得滴血,却还要强装镇定,于是连自己同手同脚都不知道。

另一位年长些许,清丽矜雅的眉眼写满温柔,有心继续戏弄,却又怕过火,只好含笑看着对方,周身分明有那么多热闹,可那双如墨玉的眼眸只倒映对方身影。

她们十指紧扣,肩抵着肩,如同西坊中千百对恋人一般亲密。

宁清歌说:“因我名取自宛陵先生的诗句。”

“乘月时来往,清歌思浩然,盛九可曾听闻?”

她换了称谓,越发亲昵。

“取字时便想到其中乘月二字,而望舒据说是为月驾车的神仆。”

盛拾月迟缓地点了点头,一时分不清对方话语中的真假,却也难以相信真的有这样的巧合,只呐呐道:“我名也是取自这句诗。”

“哦?”宁清歌抬眼看她。

“月时,时月。”

前面拥挤,像是外邦人带来新的戏法,正在表演,欢呼声一阵接着一阵。

盛拾月牵着对方绕开,终于寻到些许宽松的小径,紧紧贴着的两人终于松开些许。

她顿时松了口气,继续解释道:“阿娘本想唤我时月,可小姨说一时之月太过短暂,不如改做拾月,拾起一轮圆月。”

“倒是巧了,”宁清歌闻言,只是说了这样一句。

盛拾月不曾察觉到丝毫异样。

或许真的是巧合?

再说这也不是什么极冷门的诗句,只能说是宁家和阿娘刚好想到一处去,再说当时废太子与宁家交好,废太子又从小养着阿娘名下,有所交集也正常。

盛拾月眼帘一垂,许是因为想起那人,方才急促的心跳骤然平和下来,有心转移话题,环顾一周后才开口:“你可瞧见什么感兴趣的?”

她不等宁清歌回答,就自顾自道:“你喜甜吗?不远处有家龙须糖味道不错?旁边的胭脂铺颇得坤泽喜欢,哦对,那边的馄饨还行,孟小四她们最爱逛完一圈后,绕到这儿吃馄饨。”

她语速极快,许是为了掩饰前头的慌乱,又或者是压住后面的烦闷。

宁清歌瞧出她的不对劲,主动松开手,看向旁边的小摊,温声道:“我瞧那簪子不错。”

被松开的手被风灌入,滚烫温度一下子熄灭,徒添一丝冰凉。

盛拾月的手大力往衣衫上擦了擦,才顺着宁清歌视线看去。

那是夜市中常出现的一种小摊,摊主将各种物件摆在桌上,若是有人感兴趣,便得掏出相应铜钱,与摊主比骰子,赢则带着铜板和看中物件,输则留下铜钱。

而宁清歌看中的簪子,便是这摊主摆出的物件之一。

“那就过去看看,”盛拾月径直走到桌前。

人刚站定,便瞧见那摊主乐呵呵站起,眼神快速从上往下一扫,再落在宁清歌身上,当即就有了底,笑道:“小姐看中了什么?”

盛拾月见惯了这样的目光,知道这人恐怕已将自己看做可宰的肥羊,不过她也不在意,手往那边一指,便道:“这簪子要多少?”

物件不同价格也不一致,大多数摊主只会取物件的一半价格,以此诱引旁人对赌。

那摊主立马说了个数:“一两银子。”

盛拾月眉梢一挑,往那木簪上瞥了眼。

那木簪虽然雕工细致,可终究是块不值钱的桃木,再怎么样也卖不到一两银。

那摊主也自知离谱,挠了挠后脑勺,看着宁清歌就开始吹:“姑娘好眼光,这可是我江南那边带回来的物件,方才有好几个人都看中,可惜运气不好不曾拿下,也不知道这位小姐能否给您赢到手。”

这人机灵得很,见盛拾月停顿就开始扯上宁清歌,试图激起盛拾月的好胜心,毕竟乾元总爱在自己坤泽面前逞强。

宁清歌是何等人?怎么会看不出一个小贩的心机,但却不出言制止,反倒看向盛拾月。

“那就来上一局,”盛拾月随手从叶流云的荷包掏出一两银,往桌上一放。

那摊主顿时笑起,生怕盛拾月反悔似的,立马抓住骰盅,猛的上下摇起。

——啪!

只听见一声脆响,骰盅落桌,摊主松开手就吆喝:“买大买小,买定离手!”

只要将方才银两挪到桌面刻着大、小的位置,就算是下了注

盛拾月偏头看向宁清歌,就道:“既然是你喜欢的,就该你选。

最新小说: 舍弟诸葛亮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我的钓鱼游戏同步了现实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三国:献上毒计,刘备懵逼了! 吐槽节目:我怒怼百万家长 隋唐小纨绔 诱娇,军火大佬囚宠上瘾 抗清